辛頓相信未來AI使本科大學教育——尤其是像程式設計這樣的技術學科——幾乎變得過時。
對於學習者來說,這是一場正在形成的革命。
對於機構來說,這是一個存在性的問題。
隨著AI系統接管常規學習,學生可能需要重新思考他們從大學中尋求的價值。
重點可能會從死記硬背和程式設計基礎,轉移到創造力、跨學科問題解決和前沿研究。
簡而言之,這不是教育的終結,而是教育的徹底革新。
今天,有些人勸阻他人學習程式設計,理由是AI將會自動化這一過程。
圖靈獎和諾貝爾獎得主曾寫道:「程式設計職業變得消失的可能性,遠大於它變得無所不能的可能性。越來越多的電腦機會自己進行程式設計。」
AI,到底該如何選專業?
CS到底還值不值得學?
隨著「自我程式設計技術」以AI的形式顯現,許多人開始擔憂AI將如何影響IT從業者。
然而,這種末日預言並非新鮮事。
回溯六十多年前,諾貝爾獎得主Herbert Alexander Simon,曾預言「自我程式設計技術」將使程式設計師職業在1985年前消亡:
程序員成為自動化企業中權力精英。我們大可摒棄這一幻想。
更可能的是,程式設計將通過自我程式設計技術的發展走向滅絕。
電腦將越來越多地為自己編寫程式。
當時的評論,至今仍在回響。
去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勞動市場經濟學家、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經濟學教授Christopher Pissarides,警告年輕一代,不要過度投入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STEM)學科的學習。
他表示,收集數據、整理數據、開發數據等推動下一階段的AI發展需要的技能,會變得過時,因為AI將會替代這些工作。
Pissarides補充道:「這些新IT技能的需求,本身就包含了自我毀滅的種子。」
從長遠來看,管理、創造性和同理心技能,這些需求仍將高居不下,因為這些技能較難被技術,尤其是AI所取代。
今年年初,英偉達CEO黃仁勳表達了類似的看法:
AI能自動完成程式設計工作。現在每個人都是程式設計師。這就是「AI的奇蹟」。
他建議將精力集中在更有價值的領域,如生物學、教育、製造業或農業等。
最近,《ACM通訊》報道了程式設計師慘淡的職業前景。
AI技術已经被證明能夠處理傳統上由電腦程式設計師執行的工作,從編寫程式碼到執行更複雜的函數,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甚至在某些情況下取代了人類的工作。
全球再就業和執行力輔導公司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表示,在2024年,由於「技術更新」導致的裁員人數超過了15,000人,這是他們有史以來記錄的最高數字。
華盛頓郵報的數據部門表示:過去兩年中,美國超過四分之一的電腦程式設計工作崗位消失,這是該行業有史以來最嚴重的衰退。
據報道中,程式設計師(programmer)的職位正在被AI取代。
谷歌1/4的新程式碼都由AI生成,就像是在與1/4程式設計師崗位消失遙相呼應!
而且不止是崗位數量減少,求職者的數量也在增加,競爭異常激烈。
儘管市場需求仍然很高,但職位的競爭已經變得極其激烈。
去年一名資深的前端/全棧開發人員,在Reddit上分享了他奇葩的找工作體驗。
他在練習接受拒絕、保持感恩,並時常提醒自己,否定我的技術能力並不代表否定「我」這個人。
參考資料: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RQ4d8Rjmwg
https://x.com/WesRothMoney/status/1909252504501825554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4-01-02/nobel-prize-winner-cautions-on-rush-into-stem-after-rise-of-ai
https://www.tomshardware.com/tech-industry/artificial-intelligence/jensen-huang-advises-against-learning-to-code-leave-it-up-to-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