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黑暗的求職季!我是牛津碩士,失業半年、背負百萬債務,只因為人工智慧搶了我的飯碗

Article Image

新智元報導

編輯:Aeneas

【新智元導讀】英國的大學生和碩博士們,也開始「畢業即失業」了嗎?名校博士廣投700份履歷,9個月後終於拿到錄取通知,年薪不到3萬英鎊;牛津大學碩士,好不容易才找到飯店儲備幹部的職位;英語文學碩士,背負著百萬學貸焦急地找工作。這些魔幻般的現實故事,正是現今在英國上演的場景。

不只美國的大學生和研究生畢業即失業,全世界都是如此。

最近,英國衛報報導了英國的畢業生們走向職場時,在人工智慧危機下面臨的求職困境。

圖片

還記得那句老話嗎?「如果考不上大學,你就只能去麥當勞打工了。」

結果,大學畢業後,他們真去應徵麥當勞——然後還被拒絕了。

名校畢業的博士,廣投了700份履歷,花了9個月終於安穩就業了,找到的工作年薪不到3萬英鎊。

英語文學碩士畢業生,從求職開始就屢屢受挫,即使針對人工智慧招聘系統使出「魔法」也沒用,現在背負著百萬的學生貸款,卻依然失業。

牛津大學碩士,廣投數百份履歷後,終於「幸運」找到飯店的儲備幹部職位。

一方面,這些「天之驕子」畢業即失業,另一方面,雇主們卻在抱怨:如今的畢業生太糟糕了,他們這一代,已經被人工智慧徹底毀了!

圖片

博士9個月求職惡夢:找工作真難!

來自雪菲爾大學的Susie,去年博士畢業了。

她瘋狂投遞履歷,一口氣申請了700多個職位。自以為擁有3個高等教育學歷,找工作應該不是什麼難事,沒想到——

整整9個月,她都沒找到工作!

過去9個月裡,她每天的生活是這樣的:花一整天時間去申請工作、修改履歷和求職信,結果投出後2分鐘就被拒絕了,然而只收到一條評論——「您的材料已被仔細審核」。

圖片

而大概有70%的工作,從來沒給她任何回覆,甚至包括一些讓她參加了多輪面試的工作。

最終,9個月後,她終於找到了一份年薪不到3萬英鎊的工作。

「還不如我的博士獎學金多」,她這樣自嘲道。

在Susie看來,人工智慧已經徹底改變了他們這一代畢業生的就業格局。

「現在,成千上萬人都在申請同一個職位,在LinkedIn上你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往往是一個職位發布後才一個小時,就已經有上百人申請過了。」

而Susie的故事並不是個例。她畢業後為了找到第一份工作所經歷的艱辛,對數十萬正在經歷艱難求職的英國年輕人來說並不陌生。

圖片

而他們所處的,可以說是近幾十年來最殘酷、最黑暗的一個求職季。

現在,大量雇主已經暫停了招聘,並且利用人工智慧來削減成本。毫無疑問的是,自從ChatGPT問世以來,初階職位就已經急劇減少。

更為諷刺的是,連企業的招聘流程本身都會大量使用人工智慧,直接讓全英國大學生求職如同惡夢一般。

圖片

文科畢業生,完全沒路走了嗎?

23歲的Martyna,將於今年秋天獲得約克大學的英語文學碩士學位。

因為深知工作很難找,她從今年5月便開始大量投遞履歷了。

圖片

現在,她已經申請了大概150個初階職位,包括市場行銷、出版、公務員、慈善機構、零售和飯店業等等。

過程中,她參加了五次面試,其中很多次基本是當場就被拒絕。目前為止,她收到的為數不多的回覆,就是一封拒絕信,禮貌地告知她被拒理由:職位已經有2000人申請了。

在求職過程中,Martyna和同齡人們其實還針對人工智慧篩選系統,試圖「以魔法擊敗魔法」。比如,很多人會把整個職位描述複製貼上到Word裡,縮小字體,顏色改成白色,這樣就能讓人工智慧搜尋雇主想要的詞了。

總的來說,非常魔幻。

但這對Martyna並沒有什麼用。現在她的感覺是——「我被騙了」。

「我的兩個學位,好像一點用處都沒有。為了讓我求學,我的父母從波蘭費盡周折來到這裡,而且我還背負著9萬英鎊的學生貸款。」

但現在看來,似乎一切努力都白費了。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曾經父母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如果不上大學,你就只能去麥當勞打工了。結果現在,她甚至連申請個咖啡師的職位,都會因為缺乏經驗被拒絕。

或許,最後的一條路就是回波蘭找工作。

圖片

人工智慧,只會讓就業市場更艱難

現在,親身體會到這種求職挫敗的人越來越多。

很明顯,學位已經不好使了。在各個行業的招聘中,雇主更看重的是工作經驗,尤其是面向客戶的經驗。

24歲的Lucy這樣總結道:有沒有學位,在找工作時根本不重要。

2022年畢業後,她一直沒有找到全職工作,只能一直做兼職,並且還會在連鎖麵包店打工。

Lucy擁有視覺傳達專業的學位,卻沒能在設計行業裡找到一份工作。

最後,Lucy不得不接受了一份養老院護理的全職工作,拿著最低工資。不過,這已經是她能找到的最好工作了。

圖片 圖片

為兒子焦慮的母親:頂尖牛校數學專業,失業了

53歲的Willemien Schurer來自倫敦,她的兩個兒子剛剛畢業。

作為一位母親,她為兒子的求職焦慮不已。

她的大兒子從一所頂尖大學的數學專業畢業,在5個月裡申請了大概200個職位,但全部失敗了。

因為太多企業採用人工智慧招聘流程,求職者能如何通過人工智慧篩選系統,成為一大難題。

現在,整個求職市場都面臨著這樣一種怪異現象:成千上萬的求職者,都手握幾乎相同的履歷,並且在人工智慧的幫助下寫出非常類似的求職信。

而與此同時,招聘人員卻在抱怨說,現在有太多申請符合要求了,完全不知道該怎麼篩選。

如果所有人都滿足條件,那該選誰呢?中學和大學成績的通膨,已經蔓延到了就業市場。

圖片

商學院教授:畢業生處境只會越來越難

一位瑞典商學院教授表示,現在求職市場這種人工智慧怪異現象——學生用人工智慧生成履歷,雇主用人工智慧篩選履歷,意味著畢業生們只能靠人脈來脫穎而出。

不過Z世代的現況是,他們在現實生活中認識的人很少,更依賴數位聯繫。因此,這一代的畢業生走出校園後,面臨的就業市場會更加艱難。

不僅如此,大概有數十位大學講師也表達過,這一代大學生,可以說是被人力智慧給毀了。

因為他們會用人工智慧來完成大部分課程,所以在畢業時並沒有獲得曾經的前輩們具有的技能和知識。

倫敦一家大型顧問公司的HR表示,在10到15年前,寫作能力優秀、思路清晰是大部分畢業生求職的基本要求。

然而現在,大學畢業生幾乎沒人能做到。他們會經常看到,明明擁有頂尖學位,但畢業生卻無法概括文件內容,也不會解決問題。

再加上人工智慧工具的普及,現在在他看來,很多職位「已經沒有理由再招畢業生了」。

不只是這位HR這麼覺得,其他很多雇主都發現,如今的大學畢業生,很難做到在會議上發言、用筆做筆記、在沒有wifi的情況下完成書面任務。

圖片

牛津大學碩士:我面臨最大的恐懼

24歲的Lewis去年從牛津大學畢業,獲得了微生物學的碩士學位。

她直言:「我最大的恐懼,就是永遠無法進入我想從事的領域。」

Lewis申請了數百個職位,最近才獲得一份儲備幹部的職位。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留給畢業生的工作機會越來越少了,連初階職位也都青睞更有經驗的員工。

而且,她的雇主更感興趣的也是她是否能在飯店工作中學會服務客戶,而非她的科學工作經驗。也就是說,她的學歷其實形同廢紙一張。

26歲的Sanjay Balle來自倫敦,去年從開放大學畢業,獲得了三等PPE學位(哲學、政治與經濟學)。

圖片

畢業後,他一直以約聘人員的形式當服務員,每月收入700至800英鎊。

每天,他都要申請20個初階職位,目前已經發出500多份申請,涉及廣告、醫療保健、採購、教育、金融服務和公務員。

可悲的是,如今的大學販賣夢想,年輕人也會為這種夢想買單。

然而他們重返現實世界時,就會發現:大學好像白唸了,外面的世界仿佛一場惡夢。

參考資料:https://www.theguardian.com/money/2025/jul/13/student-debt-graduates-share-job-hunting-woes-ai-fallout

主標籤:畢業生就業

次標籤:人工智慧衝擊求職困境學生貸款英國就業市場


上一篇:AI進化時間表已現!LLM每7個月能力翻倍,2030年職場不復存在?

下一篇:Meta團隊突破:大型模型「幻覺」暴跌至5%!一句話提問竟成關鍵?

分享短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