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兩天,AI 的世界像是按下了「加速鍵」。
先是昨天,Google 執行長 Sundar Pichai 在 X(原 Twitter)上宣布:他們基於 Gemma 架構,與耶魯大學聯合開發了一個新的模型,這個模型讓免疫系統能更容易辨識出癌細胞。
緊接著,今天 Google Research 又丟出一個重磅炸彈:DeepSomatic,它能以前所未有的精準度,辨識出腫瘤中的基因突變。
有人在 X 上感嘆:
「兩天兩次 AI 抗癌突破。2025 年,大概會是人類最後一個『普通年份』吧。
之後的世界,將一路狂飆。」
有點誇張,但我真的能感覺到,歷史的巨輪確實正在轉動。
Gemma:AI 第一次「讀懂細胞語言」
Google 聯合耶魯大學發布的這個代號叫 C2S-Scale 27B 的新模型,不是那種「寫文字」的語言模型,而是「讀細胞」的模型。
簡單來說,它能像讀句子一樣去讀每個細胞的狀態。
研究團隊讓它分析數千種藥物,看看哪些能讓免疫系統更容易辨識出癌細胞。結果——AI 真的發現了一個新線索。一種叫 Silmitasertib(抑制激酶CK2的藥物)的舊藥,被模型預測出有潛力「讓腫瘤發熱」。
這是什麼意思?
癌症中有一種「冷腫瘤」,免疫系統根本辨識不出來。但這種藥物配合微弱的免疫訊號後,能讓腫瘤細胞亮起「訊號燈」——告訴免疫系統:「我在這!」
實驗驗證也成功了。
當科學家在實驗室中用 Silmitasertib + 干擾素聯合處理細胞時,細胞的抗原呈現能力提升了 50%,也就是:更容易被免疫系統發現和攻擊。
DeepSomatic:在基因裡找「錯字」的顯微鏡
今天,Google 又帶來了第二個重磅消息:DeepSomatic。這是一個能以史無前例的精準度檢測癌症基因突變的 AI,堪稱人類邁向「治癒癌症」目標的一大飛躍。
癌症,其實就是身體裡的「指令代碼出錯」:細胞分裂的基因程式被竄改,於是開始瘋狂複製、逃避免疫、不斷變異擴散。
而 DeepSomatic 的任務,就是要找出這些出錯的「代碼片段」。
DeepSomatic 透過機器學習和卷積神經網路,從腫瘤 DNA 中辨識這些危險的突變——即使是在傳統方法經常失效的複雜病例中。
它可以在所有主流 DNA 定序平臺上工作,甚至能辨識出模型未經過訓練的癌症類型中的突變。
在測試中,DeepSomatic 的表現遠超過現有工具,不僅發現了更多真實突變,還大幅減少了誤判。
這篇研究也正式發表在《Nature》上。
最後我想說
AI 不再只是能寫寫文章、畫畫圖了。它現在,正在參與人類對生命的理解與重塑。
Gemma 提出了抗癌的新思維,DeepSomatic 找出了癌症的「基因漏洞」。一個在問「為什麼會生病」,一個在答「怎麼能治好」。
科學家預測:「2030 年,AI 可能真的能破譯癌症。」這句話以前像電影臺詞。
但這次,連 Google 都認真說了。
也許,治癒癌症的第一步,真的已經在 GPU 上算出來了。
參考
本文由「AI 范兒」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