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20VC
如果你有一種非常通用的技術,能應用到數十億種不同的場景,而且普通人都能用,那就應該把它推向數十億人。
與其直接從事醫學研究之類的工作,我有更多的槓桿作用,推動AI技術,它可以幫助解決剩下的很多問題。
我們想建構的是一個既可用又非常通用的東西。
我們可以專注於讓我們的產品變得更好,同時推動AI發展,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Noam Shazeer是Character.AI的聯合創始人兼CEO。Shazeer是Google Brain團隊的前成員,曾主導開發Gmail的拼寫糾正功能和AdSense核心演算法。Character.AI是一個全棧AI計算平台,提供人們訪問自我靈活超級智能的機會。
Google經驗與Character介紹
Harry Stebbings:歡迎收看20VC節目,這是一個採訪世界上最佳創始人和投資者的節目。今天我們請到了AI和NLP(自然語言處理)領域的頂級專家Noam Shazeer。Noam是Character.AI的聯合創始人兼CEO,這是一家全棧AI計算平台,旨在為人們提供靈活的超級智能。
Noam,非常興奮能和你一起聊天!我從很多不同的人那裡聽到了關於你的許多好話,Eric Schmidt、Sarah Wang、Prajit等人都推薦過你,非常感謝你今天加入我們。
Noam Shazeer:謝謝。很高興能在這裡,Harry!
Harry Stebbings:我想先從一些背景開始,因為很少有人能在Google這樣一個快速擴張的公司待上20年。首先,我想回顧一下你是如何加入Google的。聽說你加入的故事有些特別,能告訴我一下“spelling corrector”的故事嗎?
Noam Shazeer:是的,那是我在Google做的第一個專案。那時候,Google使用的是第三方軟體做拼寫校正,類似於當時你在文字處理軟體裡可能會遇到的那種。它基於一個人工編制的字典,裡面大概有5萬詞。如果查詢中有不在字典裡的詞,它會說:“你是不是想說……?”這種方法對拼寫糾正很有效。
但對於網頁搜索來說,它就非常糟糕,因為人們搜索的內容種類繁多,很多詞根本不在字典裡。比如你搜索“turbotax”,它會顯示“你是不是想說‘***’?”人們漸漸就學會忽視這個提示了。於是我們的第一個專案就是研究為什麼人們在使用Google時不滿意,拼寫校正成了最大的問題。我就想,OK,我來幫忙解決這個問題。當時有一個人在做這項工作的,Paul Buchheit,他後來做了很多出色的事,今天他也是我們Character.AI的投資人之一。他冬假準備休假幾個星期。
Harry Stebbings:在Google待了20年,肯定有很多收穫。能否告訴我一兩點最重要的收穫是什麼?20年對你有什麼影響?
Noam Shazeer:我覺得一個很大的收穫是,如果你有一種非常通用的技術,能應用到數十億種不同的場景,而且普通人都能用,那就應該把它推向數十億人。
記得剛加入Google的時候,很多人都在做一個企業搜索設備。雖然它還可以,但也許當時大家普遍認為B2B才是賺錢的唯一方式。結果證明,真正更大的機會是B2C,就是把某樣東西服務於每個人。
Harry Stebbings:這種想法是如何改變你的思維方式的?是不是就要追求更大的目標?
Noam Shazeer:是的。現在我創建了Character.AI這家公司,我們將大型語言模型技術推向消費者,直接面對用戶。這裡有一項技術比網頁搜索更靈活、更易用,你可以用它做朋友、做作業、進行頭腦風暴、獲取創意,甚至是做一千種不同的事情。我們甚至還沒有想到最好的使用案例。它非常好用,你只需要和它對話。
所以它有兩個特點:首先,它非常通用;其次,它非常易用。對我來說,這意味著應該把它推向全世界,讓全世界的人都能使用它。而我認為其他一些公司採取了更像B2B的方式,先做一個基礎模型公司,然後在此之上再做行業化的應用公司。我真的很受Google模式的啟發,從基礎研究到產品推出,再到直接面向消費者。
這非常有趣,也充滿動力,因為工程師喜歡建構東西,然後推出並讓每個人馬上都能使用。而且它也讓你能從整個技術棧中進行共同設計,這種感覺既強大又有趣。
Harry Stebbings:我能問一下,你剛才提到加入Google的原因。很多人都會受過去經歷的影響,當你回想自己的經歷時,你是如何看待自己曾經“逃避”的那些事情的?
Noam Shazeer:嗯,為什麼我開始從事AI?部分原因是因為它有趣,而且這本來就是我喜歡做的事。畢竟,試圖讓電腦做一些它目前無法做到的事情,有什麼比這更有趣的嗎?另外一個原因是推動技術的進步。世界上有許多技術難題是可以解決的。
每年大約有1500萬人死於衰老、癌症、心臟病等各種疾病,而這些我們可能能找到治療方法。所以,與其直接從事醫學研究之類的工作,我認為我有更多的槓桿作用,推動AI技術,它可以幫助解決剩下的很多問題。
Character.AI的願景、成長與倫理考量
Harry Stebbings:那麼你如何看待公司使命、願景和價值觀?當你提到世界上最嚴重的問題時,從氣候變化到貧富不均,再到自然資源的緊張,你如何理解使命、願景和價值觀?我覺得如果我們誠實地說,很多人都誤解了這一點。
Noam Shazeer:我們的使命和願景是什麼呢?我認為我們需要保持謙遜的態度,因為我們並不是掌控這個世界的人,神才是掌控世界的。我們甚至無法掌控政府,也無法掌控個人的行為。
Harry Stebbings:當你站到公司面前分享時,現在團隊裡有很多人,你如何向他們表達使命?
Noam Shazeer:我喜歡這種口號:“十億用戶發明十億種使用案例”,因為這就是這項技術的超級能力。它把我們的公司放在了正確的位置,我們不能完全猜測這種技術的最佳用途。我們一次又一次觀察到,當你推出某樣東西時,它並不是人們想要的,而別人會發現更好的用法。
比如我們舉個例子,做了一個心理學家角色,可能你想和它聊天來感覺更好,結果有了一些應用,但我們更多聽到用戶反饋說:“我在和一個視頻遊戲角色對話,它現在成了我的新治療師,這讓我感覺更好。”我們完全沒預料到這種情況。這展示了娛樂、陪伴和情感支持的巨大需求。我們對這些方面完全不專業。我們的工作只是推出一些通用的東西,並尊重用戶的選擇,讓每個人都可以自由地使用它。
Harry Stebbings:當你想到你們所經歷的驚人增長,每天發送4.5億條信息,2000萬用戶時,你認為是什麼驅動了這增長的兩個主要因素?
Noam Shazeer:一個因素是我們終於發布了,這絕對是過去的一個障礙。以前大公司可能會覺得推出這樣的東西有太多品牌風險;另一個方面是,我們推出了一個通用的產品,讓大家自己找到使用案例;還有一個原因是,世界上有巨大的需求。比如,數十億人覺得自己需要有人傾訴。結合這些因素,我們為用戶提供了一種通用的工具,他們有需求,而他們會找到它。
Harry Stebbings:我對你的想法非常感興趣,完全同意你對水平使用案例的看法。我對人們以不同方式與它互動感到著迷。你不擔心人們在失去與其他人聯繫時,沒人在他們身邊,他們才會去和機器對話嗎?
Noam Shazeer:人與人之間的聯繫非常有價值,也具有道德價值。我最不想做的事情就是讓人們失去與人類的聯繫。我們希望幫助人們建立人與人之間的聯繫。許多沒有朋友或沒有良好社交聯繫的人,往往是因為社交焦慮。大量的人感到不舒服,我們收到了很多人說,他們以前在與別人交談時感到不舒服。但現在,通過與這個系統互動,他們可以練習與人交往,這幫助他們在社交場合中變得更加自信。
Harry Stebbings:還是說,你覺得它實際上只是建立了一種習慣?你習慣了和一個非人類的存在對話,最終這將取決於用戶。現在你們面臨的最困難的產品挑戰是什麼?這個產品模式非常複雜,使用案例多,用戶需求多。作為一個團隊,你們認為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什麼?
Noam Shazeer:我們需要做的主要事情是保持產品的通用性。這樣我們就不會限制使用案例,讓它變得可用。很多人認為通用性和易用性是對立的,要做到既靈活又易用是非常困難的。就像我們一開始跟一些潛在的產品經理聊過,他們都說了同樣的話。哦,選定你的垂直領域,縮小範圍讓它更可用。但我們並不打算雇用這些人。這其實是我們想做的事情的反面。我們想建構的是一個既可用又非常通用的東西。所以這之間就有一種二分法。
Harry Stebbings:我不太明白你們是怎麼想的,我有點天真,所以我在請教,你們的看法是,越專業化,能提供的對話價值越深、越豐富。那麼,怎麼在這麼廣泛的領域中保持足夠的質量呢?
Noam Shazeer:是的,這就是神經語言模型的魔力。以前的系統都是基於規則的系統,非常複雜,有著數百萬條手寫規則,真的非常複雜,需要了解語言學、心理學等等各方面的知識。而現在用神經語言模型的方式完全不同:你幾乎可以對語言一無所知,除了它是一個單詞序列。所以,這和理解語言本身沒有關係,而且沒有數百萬條規則。其實它相對簡單,就像一個大黑盒。所有的事情都歸結為一個簡單的目標——你有一個單詞序列。這就是你的文檔的開頭。猜猜下一個單詞是什麼,給我一個概率,看看下一個單詞是什麼。這個問題叫做語言建模。就是根據前面的詞語猜下一個詞。2015年左右,我開始接觸這個問題,當時有一些谷歌的同行也在研究這個問題。他們在問:我們能做到多好?
我覺得這個問題太棒了,因為它表達得非常簡單,而且有大量免費的訓練數據。你可以下載網路上的文本,隨便抓取。你有數十億到數萬億個訓練樣本,教你如何猜下一個詞。如果你做得好,這個系統就能和你對話。它做得越好,就越智能。它非常通用,非常有用,而且非常簡單。現在我們只需要做好它。人們開始建構越來越好的神經網路,後來它們被重新命名為深度學習——這個名字是為了重新包裝神經網路,因為硬體不夠好。
所以人們使用深度學習進行語言建模,越大越好,越強大越聰明。2016年左右,最有用的應用,就是機器翻譯。它足夠智能,能夠將英語翻譯成法語或者類似的語言,這非常有用。它讓世界上每個人都可以互相溝通,但仍然不夠聰明,無法進行有趣的對話,做作業或者處理其他事情。但似乎有一條很清晰的道路:讓這個系統更智能,做得更大、更好、更聰明,它就能具備這些能力。
AI和機器學習的技術與商業
Harry Stebbings:我可以問一下嗎?你說的是2015年、2016年那時的情況,那時候的興奮週期和現在非常不同。我記得2015年、2016年我們有過聊天機器人階段,那時有一個超級興奮的短暫時段,但當時並沒有像今天一樣持續的信念,認為AI將會徹底改變社會運作。我想問的是,現在的情況是技術進展的結果,還是投資者和社會在最近幾年跟上了長期以來的技術發展?
Noam Shazeer:我覺得是兩者都有。我認為無論是數量上還是質量上,技術都進展了很多。2016年左右的模型太笨了,那時候的神經網路和聊天機器人技術是基於規則的系統,這些系統非常脆弱,根本沒有前進的空間。你只需要更多的規則。
而且沒有辦法預測所有可能出現的情況,它們也無法廣泛應用。所以這些方法行不通。但與此同時,我們也在神經網路的解決方案上取得進展,這些解決方案是可以擴展的。這花了一些時間,大約到2020年,實驗室裡開始出現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成果,但還沒有推出。所以我的合夥人Daniel De Freitas,他是一個非常聰明、非常有拼勁的人。自從他在巴西還是孩子的時候,他就一直有一個目標——做開放領域的聊天機器人。
Harry Stebbings:你說做得越多,效果越好,反應速度和準確性越強。我總是有點疑問,雖然不算太擔心,就是想問,究竟是數據的大小更重要,還是模型的大小更重要?
Noam Shazeer:是的,可能模型的大小是更大的挑戰。我們可以得到很多數據,但實際上最重要的事情是你用多少計算力來訓練它。所以你想訓練一個更大的模型,而且你要訓練更長時間。這兩者都很重要,但真正的限制因素是訓練它需要多少計算操作。因為如果你讓它變得更大,訓練時間更長,這兩者會疊加,導致訓練時間變得非常長。所以人們一直在建構越來越強大的超級電腦來訓練這些模型。
Harry Stebbings:你認為目前你們的模型面臨的最大限制是什麼?
Noam Shazeer:基本上就是計算能力。我們現在使用的模型是去年夏天訓練的,花費了大約200萬美元的計算資源來完成訓練。如果我們能夠獲得更好的硬體,並且花更多時間訓練模型,未來我們會做得更好。2016年時,你可以訓練一個足夠聰明的模型來進行語言翻譯,但它還不夠聰明,來回答問題或者帶來娛樂性。
Harry Stebbings:如果從模型和數據的角度來看,你如何看待專有數據和非專有數據?你剛才提到,早期可以下載網際網路上的數據。那麼像Character.AI這樣的公司,在你的對話中會生成大量的專有數據,許多垂直化解決方案,如醫療、金融等領域也是如此。那麼,專有數據的價值在哪裡?它的所有權與數據是否總能被大家下載之間的關係是怎樣的?
Noam Shazeer:從用戶那裡得到的數據非常好,因為它可以告訴我們用戶喜歡什麼,或者在某些特定應用中,用戶喜歡什麼。它有點像訓練一個人。大多數重要的東西是你有幾十年的經驗,訓練大腦處理那些與你的任務或職業不直接相關的事情,但你已經對世界有了一個大致的理解,變得足夠聰明了。然後,你可以透過在你正在做的任務上進行少量的訓練,來顯著提升這一點,這兩者都會有所貢獻。我們確實有大量來自用戶的數據流入,顯然我們非常小心,不會侵犯任何人的隱私,但僅僅基於用戶使用服務的匯總數據,我們就能學到如何改進它。
Harry Stebbings:我完全理解。做得好,確保合規性很重要。你必須確保合規性。
Noam Shazeer:這非常重要,因為如果你只是採取簡單的做法,拿到每個與人交流的對話,然後用這些數據來訓練模型,那麼你可能就會洩露某人的私生活。人們與這些聊天機器人交流,傾訴心聲,你肯定不希望將這些內容隨便分享給所有人。
Harry Stebbings:為什麼Character.AI是獨立公司,而不是Facebook的一部分?如果你考慮Facebook向元宇宙的自然擴展,作為物理友情群體向元宇宙或非物理世界的延伸,為什麼Character需要是一個獨立公司,而不是Facebook、Snapchat或其他社交平台的一部分?
Noam Shazeer:我來自Google的經驗是,初創公司比大公司能走得更快,能以更快速的方式推出產品,而大公司則會因擔心影響現有產品而拖慢速度。
Harry Stebbings:我完全理解你說的速度差異。那麼,你認為在下一波AI創新創業中,初創公司會獲勝嗎?因為我現在在節目中很多人都說,這不再是Facebook這種公司,更多的是像微軟和Adobe這樣的公司,如果你必須選擇一個陣營,誰會贏,初創公司還是傳統企業?
Noam Shazeer:我認為最終用戶會獲勝,用戶會有很多選擇。從商業角度來看,我認為會有很多贏家,會有多個大公司在做它們擅長的事情,初創公司也會做它們擅長的事情。我們會盡量讓我們的公司從初創公司轉變為大公司,但很多個人、大學等,硬體進步如此之快,以至於你幾年前大公司能做的事,幾年後你也能在大學實驗室或自己的車庫裡做到。
商業戰略與AI哲學
Harry Stebbings:我完全理解並同意這些個人和大學的觀點。我曾請過Yann LeCun來上節目,他非常出色。他談到了開放與封閉的未來,為什麼他如此支持開放。你是否認同開放是社群主導的方法和機制,還是你認為封閉最終會勝出?很多人認為封閉會勝出。
Noam Shazeer:我認為會有一個大的開放與封閉的生態系統,既有不分享他們“秘密配方”的人,也有分享所有“秘密配方”的人。也能夠在小規模上進行實驗,最終會推動更多研究的發布,即使一些大型實體不再發布研究了。當然,封閉也有它的規模經濟,如果你想提供一個產品,如果你一次性服務成千上萬的人,能夠更高效地批量處理,而不是一個人,或者你在地下室用自己的設備運行語言模型。
Harry Stebbings:我可以問你一個問題嗎?你位於這個生態系統的中心,並且已經很多年了。你認為社會對於AI的看法有哪些是你希望改變的?你做過許多採訪,Noam。你總是會被問到相同的問題,看到相同的標題。你怎麼看待這個問題,天哪,我真希望人們改變他們的看法,認為AI會殺死所有人,或者AI會取代所有工作,或者那些到處可見的點擊誘餌。你希望社會在人們對AI的看法上改變什麼?
Noam Shazeer:最好的應用程式甚至還沒有被發明出來,我們現在處在類似電的發明時刻,或者電腦發明的時刻。我們還不知道,最酷的東西將會是什麼。
Harry Stebbings:有時候在對話中,你的朋友會做一些有點瘋狂的事情。是的,他們會做一些挺酷的事。模型也能做一樣的事,通過幻覺帶入一點創造力。幻覺是一個特點還是一個bug?
Noam Shazeer:我們認為它們是特點,或者至少是這樣,基本上我們的目標和策略就是發布一些通用的東西,讓大家隨心所欲地使用它。如果這些模型在產生幻覺,確實會的,我們也公開說明這一點,那麼首先出現的應用案例將是那些幻覺作為特點的應用。我很高興看到娛樂、陪伴和情感支持成為最早的應用案例,我也很高興看到生產力成為最早的應用案例,我們就讓這些基於技術擅長的方面自然發展吧。
Harry Stebbings:如果你考慮一下Google,它的作用是幫助人們更快、更好、更高效地找到信息。
Noam Shazeer:是的。
Harry Stebbings:你認為Character.AI會是什麼樣的?因為就像你說的,一百萬個人做一百萬件事,我是尊重地這麼說的,你知道嗎?我們會知道嗎?
Noam Shazeer:我你可以問任何銷售非常通用工具的公司同樣的問題,比如銷售電腦、手機,或者電話服務,甚至電力的公司。電力是用來幹什麼的?是用來娛樂的嗎?是用來提高生產力的嗎?
Harry Stebbings:建構角色最難的方面是什麼?有沒有什麼元素特別突出?
Noam Shazeer:是的,謝天謝地,一切都進展順利。我的團隊非常棒,都是行業裡最優秀的研究人員和工程師。
Harry Stebbings:你喜歡從CEO過渡到Scaling CEO的角色嗎?
Noam Shazeer:是的,我現在依然做很多技術工作和領導工作,這是很重要的。我會繼續擔任CEO,因為我希望公司做出正確的決策。所以,我不以做的事有多有趣來衡量,而是看它有多有用。所以,我非常高興能做我能做的事。
Harry Stebbings:你能為我解讀一下嗎?抱歉,我只是感興趣。我不以多有趣來評判,而是看它有多有用。
Noam Shazeer:是的,這不是一個“做一個創業CEO是不是比在谷歌當ML研究員更有趣”的問題,更像是“嘿,我想推動這項技術進步,做什麼最有效?”
Harry Stebbings:我猜我不知道你是否發現,實用和有趣有時候會結合在一起。我喜歡我做的事,也在做的過程中樂在其中,它最有用。
Noam Shazeer:做父母的很多事真是太棒了,超級有趣,但我認為這讓我變得更加有宗教感。我決定改變我的態度,從“現在做的事好玩嗎”轉變為“我應該感恩,因為能有機會做一些重要而有意義的事”,這算是成長過程中一個很大的態度轉變。
Harry Stebbings:如果你能打電話給自己——在你第一個孩子出生的前一天,給自己一個建議,你會對自己說什麼?
Noam Shazeer:先睡一覺吧。
Harry Stebbings:真的嗎?你現在知道了什麼,你會對自己說:“你知道嗎,我應該告訴自己……”
Noam Shazeer:神經語言模型。深入了解神經語言模型。
Harry Stebbings:一個例子是,我剛剛請到了一位世界上最著名的對沖基金經理做嘉賓。他說,唯一重要的事就是我的妻子。孩子不重要,我也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照顧我的妻子。如果我照顧好她,她會照顧孩子,也會照顧我。
Noam Shazeer:是的,世界上並不是所有事都由你來負責。你應該明白什麼是你的責任,什麼不是你的責任,我覺得這在婚姻和育兒中非常有效。我認為宗教也有很多關於這方面的情。比如說,關於你應該承擔的責任和不應該承擔的責任,應該做什麼,應該關心什麼,哪些事不應該讓你操心。
Harry Stebbings:我想進入一個快速的最後環節。我說一句簡短的話,你給我你的即時想法。你會說,哥們,什麼情況?我來這兒是想聊AI的。
Noam Shazeer:哦不不,這很好。幸運的是我們錄了很多內容,你可以剪掉那些瘋狂的部分。
Harry Stebbings:那麼,別人不知道,但你知道的什麼是真實的?
Noam Shazeer:這項技術將變得越來越智能。我們現在正處於類似萊特兄弟首次飛行的時刻,在AI領域,既有更好硬體的推動,也有研究的進展。所以,無論你現在看到的多麼驚人的應用,未來將會發生的事情可能完全不可比擬。
Harry Stebbings:你認為這項技術的普及時間表是怎樣的?是一到三年嗎?還是像工業革命那樣,實際上需要20到30年才能看到機械化和優化的普及?
Noam Shazeer:事情會發展得非常快,在接下來的1到3年內,我們會看到很多非常酷的事情發生。
Harry Stebbings:你覺得人們對Character.AI的理解有哪些誤區,你希望他們能理解什麼?
Noam Shazeer:外界看起來像是一個娛樂應用,但其實我們是一個全棧公司,首先是AI公司,也是產品為先的公司。擁有這樣的定位,意味著選擇一個最重要的產品——就是AI的質量。這樣,我們可以專注於讓我們的產品變得更好,同時推動AI的發展,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Harry Stebbings:告訴我,你最希望改變AI社群的哪一個方面?我希望有一個透明的日誌,你可以看到作者的合法性,可以查看AI的出版物或博客。但我認為有很多人迅速自稱為專家,實際上很難確定誰是Yann LeCun,誰是Yoshua Bengio,誰是Noam Shazeer,誰是從Web3和加密貨幣轉行的,現在是AI專家。
Noam Shazeer:現在發布的東西太多了,很難知道什麼是好內容。我覺得這與這個領域目前的所有情況有很大關係,類似於煉金術。沒有人確切知道什麼會奏效。
所以,很多人嘗試了很多不同的東西,你可以通過對機器學習方面有很好的直覺,再結合對硬體的數學理解,來提出一些有效的方案,無論是你能買到的硬體,還是自己能建構的。這樣就會有一些成功的應用出現,大家會採用,但與此同時也伴隨著大量雜訊。因為負面的結果並不一定有用,可能只是因為某人犯了個錯誤,或者有個bug,導致沒有工作。
有趣的是通過實驗驗證出來的積極結果。比如,如果有人能說,“嘿,我做了什麼,結果在這個著名問題上取得了更好的成績”,那就變得很有意思。接著大家就會開始思考,為什麼這個有效?我該如何採用它?
Harry Stebbings:你曾經相信過的,後來證明是錯的是什麼?
Noam Shazeer:當我開始接觸深度學習,大約是在2012年,我在嘗試進行sparse computation時經歷了一些早期的失敗。我當時想,肯定可以通過建構一個sparse network來做一些更好、更高效的事情。但我當時完全錯了,因為我沒有理解這個領域之所以如此成功,是因為現在我們有了這種在密集矩陣乘法方面非常出色的硬體。所以,使用這種硬體,你可以比任何涉及記憶體操作的任務快幾個數量級。
在我剛開始接觸深度學習時,沒有人能向我解釋這些。直到我理解了這一部分後,我才意識到,好的,我們可以做稀疏性,但得用這些密集的建構塊來建構,這樣它才能運行得更快。然後,我發布了混合專家模型的想法,也就是稀疏門控混合專家模型,這個想法現在才開始得到廣泛應用,但那是在2016年。從那時起,我接連取得了一些成績,我把這些歸功於神的干預,但也歸功於對硬體機制和計算領域的定量理解。
Harry Stebbings:2033年,10年後,Character.AI會是什麼樣子?
Noam Shazeer:在火星上?我完全不知道。我們只能等到那時看看技術會是什麼樣子,但對我們來說,重要的是保持靈活性。這就像如果你在1900年問一個公司2000會是什麼樣子一樣,在那之前會有如此巨大的技術進步,以至於幾乎不可能預測任何公司會在哪個位置。
Harry Stebbings:我覺得這次採訪和你之前做過的完全不同。我感覺這些問題突破了父母角色的邊界,是以前沒有人問過你的。我很高興能請到你,Noam。我希望你也享受這次訪談。
Noam Shazeer:非常享受!
原地址:Noam Shazeer: How We Spent $2M to Train a Single AI Model and Grew Character.ai to 20M Users | E105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149LommZ-U
編譯:Christine Liu
請注意,本文編譯自文末載明的原始連結,不代表Z Potentials立場。如果您對本文有任何想法或見解,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互動探討。
Z Potentials將繼續提供更多關於人工智能、機器人、全球化等領域的優質內容。我們誠邀對未來充滿憧憬的您加入我們的社群,與我們共同分享、學習、成長。
我們正在招募新一期的實習生
我們正在尋找有創造力的00後創業
關於Z Potenti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