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見的紅娘?體味與基因如何影響你的社交選擇

你知道嗎?當你在咖啡館與陌生人擦肩而過時,鼻腔中飄過的淡淡雪松香可能已經觸發了一場無聲的基因對話。

最新研究表明,人類嗅覺系統在交友選擇中扮演著超乎想像的

“隱形紅娘”角色,甚至比視覺判斷能更早地鎖定合拍對象。

科學家讓40位女性連續12小時穿著純棉T恤收集體味,隨後進行了一場特殊的“氣味相親”。

參與者閉眼嗅聞他人衣物時,交友潛力判斷準確率比看臉高21%,這種差異相當於大腦在0.2秒內完成對MHC基因的化學解碼。

MHC基因作為免疫系統的身份證,其多樣性直接影響抗病能力。

當人們嗅到與自己基因互補的體味時,潛意識會將其標記為

“優質合作伙伴”,這種生物本能可能源自進化中對後代免疫優勢的追求。

實驗中更令人驚訝的是氣味的“濾鏡效應”:一次愉快的4分鐘聊天,能讓對方體味在感知中自動提升12%的好感度。

這解釋了為何有人“初見無感,越處越香”——社交互動會重塑嗅覺記憶,就像大腦給合拍對象的氣味加上柔光濾鏡。

反之,尷尬的對話則會讓原本清新的氣味突然變得刺鼻,這種嗅覺認知的動態調整機制,揭示了人際關係建立其實是多感官聯動的精密工程。

香水在這場化學社交中扮演著雙重角色。

研究顯示,當柑橘調香水遇到含有特定脂肪酸的體味,會催化出獨一無二的

“基因雞尾酒”。

有位參與者塗著檀香精油參與實驗,其衣物竟被5人同時評為“溫暖可靠”,後續基因檢測發現這5人的MHC基因恰好能補足她的免疫短板。

這暗示人類對香型的偏好,本質上是在尋找能與自体氣味共振的

“基因和聲”。

這種嗅覺智慧甚至能突破視覺偏見。

實驗設置100毫秒的閃電照片評估環節,發現顏值評分與最終交友選擇關聯度最低。

有位參與者照片被評為

“相貌平平”,卻因體味攜帶稀有的MHC-III型基因標記,在後續聊天環節獲得最多好友申請。

當我們抱怨

“看走眼”時,或許該相信鼻子第一次聞到的真相——那些讓你莫名安心的氣息,可能是基因在訴說千百萬年進化出的生存智慧。

下回遇到投緣的新朋友,不妨留意TA身上的氣息。那縷抓不住的香調裡,或許藏著比星座血型更精準的合拍密碼。

參考文獻: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25-94350-1

更多相關信息,可掃碼+群,邀您進學術圈

主標籤:嗅覺與社交

次標籤:體味社交互動MHC基因基因


上一篇:基於強化學習的多模態大語言模型推理能力研究綜述

下一篇:AI 界「奧運會」?OpenAI 發布全新基準測試 MRCR,模型「大海撈針」能力面臨極限挑戰!

分享短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