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滑 Reddit,滑到一篇爆炸性的熱門文章。
沒錯,Anthropic 的執行長阿莫多(Dario Amodei),也就是「Claude 之父」,又發表了重磅言論:
人工智慧可能在未來一到五年內淘汰一半的初階白領職位——導致失業率飆升至10%-20%。
他直言,AI 公司和政府必須停止「粉飾太平」,正視現實:科技、金融、法律、顧問等多個白領產業,尤其是年輕人剛起步的職位,正被 AI 逼向懸崖邊。
順著這張圖,小編循線找到原出處——知名美媒 Axios 的一篇深度報導,標題也相當驚悚——《幕後:AI 引發的白領大屠殺》。
看完全文才發現:這不是阿莫多故弄玄虛,這很可能是他早已私下反覆強調的觀點,甚至已成為科技圈越來越多人的共識。
Axios 的記者精準發現了「房間裡的大象」,所有人都對 AI 將帶來的失業問題視而不見——立法者不願面對,美國政府也避而不談,而 AI 公司則害怕嚇到人。
而 Axios 幾乎是「勸了很久」,才讓阿莫多同意公開發聲。那麼,阿莫多都說了些什麼?
Claude 4 已逼近人類水準:既能造福,也可能帶來 20% 的失業率。
阿莫多,是矛盾的。
在剛剛結束的 Claude 大會上,作為「Claude 之父」的他親自發布了新版本 Claude Opus 4——其程式編寫能力被認為已經逼近人類。他為技術的突破感到自豪,但也毫不迴避潛在的代價:
這項技術既可能帶來癌症治癒、GDP 年增 10%、政府預算平衡——也可能讓 20% 的人口失業。
他警告說:
「大多數人根本沒意識到這即將發生,」他說,「聽起來像瘋話,人們就是不相信。」
阿莫多的核心觀點是:別再用「玩具心態」去看 AI。他說,別只是淺嘗輒止地使用 AI 這項技術,一旦你真正深入使用,就會發現它已經能勝任研究員、分析師,以及一大批入門級白領職位的工作。
他的措辭非常嚴厲——根據 Anthropic 的初步評估,在五年內可能淘汰一半入門白領工作職位,而失業率可能飆升至10%到20%。
而這些話,並不是來自一位危言聳聽的批評者,而是正在親手建構這項技術的人。當記者追問:「你一邊在創造這東西,一邊又在警告它可能造成的破壞,你內心怎麼想的?」
他回答說:「我有責任開發這項技術,同時也有責任推動政府、立法者以及其他 AI 公司去思考——如何讓美國勞工做好準備,如何保護他們。」
但阿莫多也清楚現實的荒謬:
「我們說『大家應該擔心我們正在創造的這玩意』,但大家的回應卻是:『你們在炒作。』」
於是他反問:「那要是我們說的是真的呢?」
阿莫多描繪的「血腥場景」,崩塌就在一夜之間
在《Axios》的整理下,阿莫多的失業預警被還原成一條清晰的鏈條——不是逐漸發生,而是突然崩塌:
1. OpenAI、Google、Anthropic 等 AI 巨頭不斷提升大型語言模型(LLM)的能力,已能勝任人類越來越多的任務。
2. 美國政府擔心落後於中國,或不願驚擾勞動力市場,因此保持沉默,既不監管也不公開警示。
3. 美國民眾對 AI 的威脅缺乏認知,也不關心。
4. 然後幾乎是一夜之間,企業發現用 AI 替代人力能節省巨大成本,便開始全面替換人類員工。
等到大眾意識到時,為時已晚。
智慧代理「上桌」,實習生出局
Meta 執行長祖克柏年初在 Joe Rogan 的節目中公開表示:
「2025 年,我們 Meta 可能就會有一款 AI,能勝任中階程式設計師的工作。」
說完不久,Meta 宣布裁員 5%。
OpenAI 的奧特曼也表示,今年是智慧代理之年,Agents 正在加入勞動力大軍。
事實上,全球已有數百家科技公司正在競速開發「智慧代理」(agents)——這類 AI 能持續、穩定、低成本地執行任務,本質上是隨時加班、無需培訓的「虛擬實習生」。
不過,這場替代潮首先波及的,依然是入門職位。
前幾天,我們剛報導過一個案例:一位資深工程師用 Claude 成功排查了長達 4 年的遺留錯誤,但他坦言:
「Claude 在程式設計方面頂多是個初階工程師。如果你讓我在 AI 和 30 個高階工程師之間選擇團隊搭檔,我相信不會有人選擇 AI。」
聽起來「人類尚未被徹底取代」,但對剛進入職場的年輕人來說,這個現實依舊殘酷。
Axios 報導中引用了前白宮顧問班農的評價:
「沒人認真考慮 30 歲以下人群的行政、管理和技術職位將被摧毀的現實,」班農說,「這些是 20 多歲時最關鍵的鍛鍊職位。」
如何「轉向」?阿莫多提出了四點建議
阿莫多認為大的趨勢不可逆轉,但仍有補救的措施。
「你不能只是擋在火車前試圖讓它停下,唯一能奏效的辦法是轉動方向盤——讓火車從原來的方向偏離 10 度。 這是可以做到的,但我們必須現在就去做。」
他給出的四點建議包括:
1. 提高大眾認知,提前預警
2. 放緩職位被替代的速度
3. 提升政府官員的 AI 素養
4. 啟動對「後 AI 社會」的政策想像
談到第四項的徵稅問題時,阿莫多還拋出一個大膽且不討喜的提案:
「代幣稅(Token Tax)」方案:
每當用戶呼叫 AI 模型、企業因此獲利時,抽取約 3% 的收入作為「AI 紅利稅」,由政府統一管理,並透過某種機制返還給社會。
他坦言:
「這顯然不符合我的經濟利益,但我認為,這是解決問題的一種合理方式。」
如果 AI 的成長速度真的如他所預判,這筆「AI 紅利」的規模將以萬億美元計。
寫在最後
Reddit 上有網友稱讚阿莫多的這番「暴論」背後,其實藏著一種稀缺的勇氣——很少有 AI 公司的執行長,敢於正面承認自己正在製造的衝擊。
他們確實會說「要取代勞工」,但也會強調不會引發混亂。 比如奧特曼就說,「是的,會取代很多工作」,但「總的來說對人類是好事」。 如果你公開說這會導致大規模失業,那多少會破壞自己在人群中的形象。
在 YouTube 上,這則採訪影片也已經獲得數千條評論。點讚最高的一條這樣寫道:
這讓我毛骨悚然。「五年內一半白領入門職位消失」?這不是未來,幾乎就是明天。我在企業人力資源產業做了十年,已經能感受到這種變化了。最可怕的是?大多數人還在夢遊般地走進這場危機。
阿莫多的發聲,也許並不能阻止什麼,但它成功地製造了討論的聲音——讓大眾開始正視一個過去只存在於科幻電影中的問題。
而對每一個身處其中的人來說,在 AI 時代,我們該如何規劃職業成長與人生路徑,也許才是更現實、更緊迫的議題。
如果 AI 將重構整個世界,個體的「長期主義」還成立嗎?
你覺得,阿莫多的預言是否言過其實了? 歡迎在評論區聊聊你的看法。
參考連結:
1.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KCD2dmcjsQ
2.https://www.reddit.com/r/OpenAI/comments/1kxnyun/dario_amodei_says_stop_sugarcoating_whats_com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