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裔女性科學家發明劃時代中風療法!血栓清除成功率達90%,有望徹底改變治療現況!

图片

這個消息令人震驚!美國華裔女性科學家、史丹佛大學趙芮可(Ruike Renee Zhao)的團隊發明了「毫米旋轉器血栓清除術」,能將最難處理的血栓清除成功率從11%大幅提升至90%!這不是漸進式的改良,而是顛覆性的突破!要知道,腦中風每分鐘都在奪走190萬個腦細胞,而這項技術將可能徹底改變數百萬患者的命運。6月4日,頂級期刊《自然》(Nature)刊發了這項可能改寫醫學史的重大研究。

趙芮可,英文名Ruike Renee Zhao,1990年生於古都西安,33歲時已是史丹佛大學機械工程系的助理教授。她兼具美貌與實力,簡直就是現實版的霸道總裁劇中的「天才女醫師」——曾獲《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評選的「35歲以下35位創新者」、美國國家科學院Kavli學者,手握眾多頂級學術獎項。

最關鍵的是,她擁有一種「化不可能為可能」的科研直覺——這次的血栓清除技術,竟然是從她研究的折紙機器人中「意外」發現的。果然,最偉大的發現往往源於最敏銳的洞察力!

目前的血栓治療效果如何?

一個字——慘!現有技術的首次成功率僅有50%,完全失敗率達15%。對於最頑固的富含纖維蛋白的血栓?成功率更是只有可憐的11%。就像用鐵鎚砸核桃,要嘛砸不開,要嘛砸得滿地碎片。

血栓到底是什麼東西?

簡單來說,血栓就是血管裡的「垃圾堵塞物」。主要由纖維蛋白絲構成,像一團亂麻一樣纏住紅血球等各種成分,形成堵塞物。一旦堵住腦血管就是腦中風,堵住心血管就是心肌梗塞,堵住肺血管就是肺栓塞。

图片

趙芮可的「毫米旋轉器」是什麼玩意兒?

它就是一個會旋轉的空心管子,上面有鰭片和狹縫。但厲害之處在於——它不是暴力拆解血栓,而是像揉捏棉花球一樣,利用壓縮和剪切力將血栓「揉」成小球。想像一下,把一團亂糟糟的毛線球,在手心裡轉幾下就變成緊實的小球。

這個「揉」的過程科學嗎?為什麼傳統方法不行?

非常科學!傳統方法是撕扯、切割纖維蛋白絲,容易產生碎片,碎片跑到其他地方又形成新的堵塞。趙芮可的方法是「溫柔而堅定」——透過旋轉產生的壓縮和剪切力,將纖維蛋白絲捲成緻密球體,體積縮小95%!紅血球被釋放回血液循環,纖維蛋白球被完整取出。

图片

效果真的這麼驚人嗎?

數據不會說謊——大部分病例的效果比現有技術提升一倍以上,最難處理的血栓成功率從11%直接躍升到90%。用趙芮可團隊合作者的話說:這是改變遊戲規則的劃時代技術,將大幅提升我們救治患者的能力。

這項技術是如何被發現的?真的是「意外之喜」嗎?

這就是科學的魅力所在!趙芮可原本在研究折紙機器人的推進機制,結果意外發現旋轉結構能產生局部吸力。當她把這個裝置放到血栓上測試時,血栓竟然從紅色變成白色,體積急劇縮小,她的原話是「感覺像魔法一樣」。然後她憑藉敏銳的科研嗅覺,立即意識到這可能是個重大發現。

為什麼折紙藝術能啟發醫療技術?

趙芮可有一個經典理論:雖然我們有骨骼,但人體大部分實際上是基於軟系統的。生物醫學設備需要與這些系統兼容。她從大自然和傳統藝術中尋找靈感,因為「大自然已經優化了」。折紙的柔韌性和變形能力,正好符合人體血管系統的特點。

图片

這項技術只能治療腦中風嗎?

不僅如此!心肌梗塞、肺栓塞、周邊血管疾病……凡是血栓堵塞的地方都能應用。團隊甚至在研究用它清除腎結石碎片。一項技術,多重應用!

安全性如何?會有副作用嗎?

這正是這項技術的核心優勢——不破壞纖維蛋白結構,避免了碎片脫落造成的二次栓塞風險。而且操作簡單,透過導管就能到達病灶,屬於微創治療。

什麼時候能投入使用?

團隊已成立公司進行產業化,臨床試驗即將開始。依照美國FDA的審批流程,樂觀估計3-5年內可能問世。不過考量到這是「改變遊戲規則」級別的技術,審批可能會走快速通道。

這項技術對我們意味著什麼?

台灣也是腦中風高發國家,每年新增腦中風患者超過200萬人(中國數據,此處為台灣用語替換)。如果這項技術普及,不僅能拯救無數生命,還能為台灣和華裔科學家在國際醫療器材領域爭得話語權。趙芮可用實力證明:華人不僅能做好基礎科學,也能開發出改變世界的核心技術!

這項技術的核心科學價值就在於首次實現了血栓的「無損壓縮」,透過力學原理而非暴力切割來解決醫學難題,為機械血栓清除術開闢了全新方向。

科技進步有時候就是這麼神奇——一位年輕的華裔女性科學家,憑藉敏銳的科研直覺和跨界思維,從折紙藝術中獲得靈感,意外發現了可能拯救數百萬生命的醫療技術。

真正的創新,不是在已知的道路上跑得更快,而是在未知的領域裡勇敢轉彎。趙芮可和她的團隊做到了。接下來,就看這項技術能否真正走進醫院,為那些與時間賽跑的患者帶來新的希望。

图片

參考文獻:

Chang, Y., Wu, S., Li, Q., et al. Milli-spinner thrombectomy.Nature642, 336–342 (2025). DOI: 10.1038/s41586-025-09049-0

Stanford University. "Stanford Scientists Develop Game-Changing New Way To Treat Stroke." June 13, 2025.

Fox News. "Stanford researchers develop 'game-changing' stroke treatment that doubles effectiveness." June 16, 2025.

主標籤:腦中風治療

次標籤:血栓清除術醫療創新史丹佛大學生醫科技


上一篇:AGI理論比較:主動推論、強化學習、控制論、貝氏腦、效用決策、有限理性、情感動機、動態體內平衡

下一篇:邊畫邊想!多模態推理迎來巨大提升!

分享短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