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I永遠無法實現」|Google CEO 最新訪談

圖片

圖片

6月5日,Google CEO Sundar Pichai 在彭博科技高峰會上接受訪談,本次對話涵蓋了AI與Google搜尋業務的深度整合、750億美元的資本支出、AI對未來工作型態的具體影響,以及企業權力、使用者信任和技術邊界等議題。

Sundar Pichai 表示,Google 的核心策略並非用AI另起爐灶,而是透過將Gemini 2.5 Pro這樣的前瞻模型深度融入現有產品,以增強其能力,使其能應對更複雜的使用者需求。

Sundar Pichai 還指出,目前AI進展速度令人驚訝,未來這種速度還會持續。但技術本身可能存在局限,我們距離真正的通用技術,也還相去甚遠。完全有可能永遠無法實現 AGI。

01

AI與搜尋的共生,核心業務重構

隨著聊天機器人成為主流資訊入口,Google搜尋是否會被侵蝕甚至取代?

Pichai 認為,這並非此消彼長的零和關係。他指出,在AI聊天應用程式使用者規模達到數億的同時,Google的搜尋查詢量本身也在成長。他用TikTok和YouTube在同一時期內都取得良好成長的例子來說明,新模式的出現並不必然導致原有模式的消亡。「我堅信搜尋在其核心功能上依然極其出色,」Pichai表示,「人們珍惜它所提供的價值,並透過更頻繁地使用來證明這一點。」

這份信心的基礎,是Google將AI深度嵌入產品的核心策略。Pichai將Gemini 2.5 Pro模型定義為一次「真正的突破」,其任務就是將這種頂尖能力全面注入Google的產品線。這並非簡單的功能疊加,而是一次對核心業務的深度重構,旨在將Google從一個資訊索引器,轉變為一個由AI驅動、能提供綜合性答案與服務的引擎。

02

AI投資與開放網路的價值博弈

將這一AI策略付諸實施,需要巨大的資本支持。Pichai透露,去年Google在研發上的花費超過了500億美元,是全球研發投入最高的公司之一。Google進行的是長線投資,像Chrome這樣的產品,投入了近二十年的時間。對於Waymo,投入也超過了十年;在量子運算領域,同樣耕耘了十餘年。他認為,只有著眼於長遠發展,如此大規模的研發和創新才是有意義的。此外,Google大力擴展AI基礎設施,現在的資本性支出達到了750億美元,而幾年前這個數字才200億,我們正在急劇地擴大基礎設施規模。

同時Pichai提到,新的成長點已經出現,例如Google雲端的Vertex AI平台,僅在過去12個月裡,其基於Token的使用量就成長了40倍。此外,新推出的Google AI Pro和Ultra等訂閱服務也獲得了良好的市場反響。Pichai稱,我們面前的機會,比過去所擁有的任何機會都要大。

不過,AI的興起也加劇了外界對開放網路生態的焦慮。一方面,是AI生成內容的泛濫,對此,Pichai將其視為Google發揮核心能力的機會:「我們的強項就是進行甄別,從海量資訊中『大海撈針』。」他透露,Google正在利用Gemini來幫助改進YouTube的推薦演算法。

另一方面,是關於開放網路健康度的擔憂。Pichai回應稱,這種疑慮已存在一二十年,但數據顯示,僅在過去兩年,Google索引的網頁數量就成長了45%。他認為,內容創作的門檻正在降低,創作者的機會空間也因此變得更大。其中最受關注的便是AI概覽(AI Overviews)功能對內容出版商的影響。對於出版商稱其為「災難性的」批評,Pichai表示,Google 的價值主張在於,使用者來到這裡,有時他們可能會直接得到答案,就像多年前我們推出精選摘要時一樣。但人們會再次回來,因為人有好奇心,他們會拓展自己的使用情境,而且他們確實會去尋找網路上的資訊來源。我們將繼續優先採用能實現這一目標的方案。隨著AI概覽的引入,答案品質和我們提供給使用者的上下文資訊都在提升。數據顯示,AI概覽正引導使用者訪問更多元化的網站,且平均點擊停留時間更長。

03

從個人終端到企業生產力的現實影響

當談及Google新發布的智慧眼鏡原型時,Pichai認為,關鍵在於創造出「能讓人感到愉悅和驚喜」且無額外負擔的產品。他用一個例子描繪了未來:一位朋友戴著AR眼鏡投籃三不沾後,眼鏡立刻提示「那真是個糟糕的三不沾」,而這位朋友的第一反應是「那我應該怎樣才能做得更好?」在Pichai看來,未來的AI設備將成為人類的「夥伴」和「教練」。

在企業生產力方面,Pichai證實Google已有相當比例的程式碼由AI生成,並引用了微軟高達35%的同類數據。但這是否意味著工程師團隊將大規模縮減?Pichai認為,至少在短期內,工程師團隊的規模仍會成長。

「我只是把AI看作是能讓工程師生產力得到極大提升的工具,」他解釋道,「它能將工程師從許多繁雜的日常工作中解放出來,專注於更具高附加價值的任務。這本身就意味著AI是一個加速器。」因為能做的事情更多,機會邊界在擴展,公司將成就更宏大的事業,因此需要更多的人才。

對於AI可能對社會就業造成更廣泛衝擊的擔憂,Pichai表示,「必須極其嚴肅地對待這些擔憂」。他承認社會需要思考如何幫助人們進行技能再培訓和建立新的社會安全網,但對具體失業率的預測持保留態度。他引用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家David Autor的研究——「今天60%的工作崗位在1940年時並不存在」,並坦言:「我無法按部就班地推斷這將帶來什麼樣的深遠影響。」

04

AI治理與AGI可能永遠無法實現

隨著AI能力不斷深化,關於企業權力、使用者信任和資訊真實性的問題也變得更加突出。

在反壟斷問題上,Pichai重申了不同意裁決並將上訴的立場。他以ChatGPT的成功為例,說明市場競爭和使用者的選擇權依然存在。對於外界提出的「拆分公司」等極端整改措施,他認為是「矯枉過正」的,並強調Google是一家著眼於長遠發展的公司。他列舉道:「我們去年在研發上的花費超過了500億美元,像Chrome這樣的產品,投入了近二十年的時間;在Waymo上,我們的投入超過了十年;在量子運算領域,我們同樣耕耘了十餘年。」

當被問及為何使用者應該信任Google處理更多個人資訊時,他回答說,信任需要靠持續的行動來贏得,比如多年來負責任地處理使用者的電子郵件、保護數據免受駭客攻擊,以及抵制不合理的審查要求。他透露,目前使用者對Gmail中Gemini的最大需求是「為什麼它不能寫得更像我本人?」,這正是Google正在努力滿足的使用者需求。

對於AI在兒童產品中的應用,Pichai類比了線上交友的普及過程,認為人們終將適應與AI的自然互動,並已看到使用者將AI當作「夥伴」來諮詢面試準備等問題。但他明確指出,針對兒童的版本會像兒童版YouTube一樣,設置「一套完全不同的保護機制」,將功能和體驗嚴格限制在合適的範圍內。

最後,針對VEO等影片生成技術帶來的「真相」挑戰,Pichai介紹了Google的應對方案。技術層面,透過內建SynthID浮水印技術,使用者可以透過「關於此圖片」功能來檢測內容是否由Google模型生成,你可以上傳任何圖片到 Google,使用「關於此圖片」功能,系統就會告訴你它是否由我們的VEO模型生成;治理層面,他認為社會需要像建立金融詐欺法規一樣,逐步建立新的社會規範來懲治惡意的深度偽造內容。

在訪談的結尾,在被問及AGI是否可能永遠無法實現時,Pichai回答:「這完全有可能」。至於我們是否正走在一條通往 AGI 的康莊大道上?他表示:「我想沒人能給出確切的答案。我只能說,目前的進展速度令人驚訝,展望未來,我預感這種速度還會持續。但技術本身可能存在局限。這項技術目前給人的感覺是進步神速,但在某些領域,它卻連一些顯而易見的事情都做不到。」

他用一個直觀的對比來解釋其觀點:教一個青少年開車大約只需要20個小時,而Waymo在投入了海量資源後,仍未完全解決這個問題。所以,這項技術固然令人讚嘆,但我們距離真正的通用技術,也還相去甚遠。

當被問及50歲的Google將由誰來領導時,他回答道:「我確實認為,無論執掌者是誰,他都將會有一位傑出的AI夥伴從旁協助。」

圖片

【AI技術與應用交流群|僅限受邀加入】

AI算力領域TOP級從業者的專屬圈層

√ 與頂尖算力企業深度對話

√ 與AI上下游企業深度對話

√ 獲取第一手全球AI與算力產業資訊

√ 獲取AI熱點及前瞻產業獨家資訊

√ 隨時了解全球AI領域高階主管最新觀點及實錄全文

√ 有機會參與AI主題產業交流活動

掃描QR Code驗證身分(需備註姓名/公司/職務)

圖片

不只有 DeepSeek,更有 AI產業的未來!

圖片

| 文章來源:數字開物

• END •

【專欄】精選再讀

大型模型最大的落地場景出現了|2024數字開物大會成功舉辦

AI與資料中心出海東南亞面臨兩大挑戰|萬字圓桌實錄

2萬字完整演講實錄:最強TPU晶片、全新AI Agent來了|Google雲 Next 大會

黃仁勳3萬字完整精校實錄:「思考型token」爆發,AI基礎設施即將巨變

何寶宏:大型語言模型上半場已進入「垃圾時間」

深度|「喚醒」特斯拉,進擊的中國Robotaxi

主標籤:人工智慧策略

次標籤:生成式AIAI治理通用人工智慧搜尋引擎


上一篇:大模型強化學習新突破——SPO新範式助力大模型推論能力提升!

下一篇:馬斯克的「星鏈」衛星突然大批墜落!

分享短網址